初访临潼石榴园
华山气象站调研团成员中国气象报社记者刘钊
山路崎岖,汽车绕过一道又一道陡弯。从半山腰开始,笔者注意到,山上已经种满了石榴。这个季节的石榴正在开花,星星点点的火红色在漫山遍野的绿幕中格外惹眼。
石榴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特产,主要在沿山区域发展。全区石榴种植面积10万亩,年产10万吨;建成石榴酒加工企业3家。临潼石榴已获得“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”认证。笔者慕名已久,这次终于有机会能一睹石榴园的风光。
“果业明星”柏永耀在路边等着我们,他穿着白马褂,一头白发,身板挺直,笑容满面。刚一见面,他便递给调研团每人一本小册子。低头一看,是柏老的著作《石榴修建理论与实践》——生动的配图、精炼的文字浓缩了他30多年来精研石榴种植的宝贵经验。
种石榴靠自己的“法宝”
“走,到我的园子里看看!”直爽的柏老开门见山,领着我们走进路边的石榴园。一踏进园中,我们便发现脚下有大量的“杂草”,密密麻麻,覆盖了整片林子。“这东西叫毛苕子,可是我们种石榴的一件‘法宝’哩。”柏老颇为自豪的解释道。
听了柏老的介绍,笔者才知道这看似不起眼的毛苕子却是辅助石榴种植的“多面手”。它能固定水土、抗旱保湿;增加昼夜温差,增加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。种了这种草的地无需翻土,可以节约大量人力。此外,毛苕子是瓢虫的主食,瓢虫是蚜虫的天敌,而蚜虫又是石榴的主要“敌人”之一。借用瓢虫来防御蚜虫,可以避免使用农药,保障了石榴安全无污染。毛苕子和石榴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,把这片土地改造为石榴生长的乐土。
柏老的另一件“法宝”,则是为石榴套上塑料袋,穿上一身“外衣”。据柏老介绍,给石榴套上塑料袋,相当于创造了一个适合石榴生长的“小环境”,能够有效保湿,避免阳光直射,延迟挂果时间,预防鸟啄虫咬。穿过“外衣”的石榴,在市场上可以卖出好价钱。
防冻害气象信息来帮忙
技术过硬,还要天公作美,石榴才能丰收。柏老说:“石榴这东西怕冷不怕热,每年最担心的事就是低温冻害。”如今,这片果园里建了自动气象监测站,果农能够接收到农业天气预报和冻害预警信息,遇到突如其来的低温天气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,采取烟熏等方式应急减灾。
据临潼区气象局技术人员介绍。2004年,他们开始开展特色农业服务,2005年建立了海拔500米和700米不同高度的石榴观测点,在700米高度石榴监测点建立了2要素自动气象站。最近,该局制定了《临潼石榴周年气象服务方案》,建立起了石榴气象服务指标体系,依靠手机短信、大喇叭、电子显示屏等媒介迅速发布农气1服务信息,一整套服务网络已全面铺开。
针对石榴害怕冻害的特点,临潼区气象局制作了《石榴冻害和寒害指标》,指出“石榴冻害发生的临界温度为-10℃,寒害发生的临界温度为3℃。”该指标在《山西果树》上发表,现已全面用于指导果农生产。
“有了气象信息这个好朋友,对冻害我们心里也有了底。”柏老欣慰地说。言谈中记者得知,柏老自1980年从农技学校毕业至今,30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石榴种植,建立了石榴专业合作社,带动了数百户村民致富。他对石榴倾注的感情可想而知。
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很快结束,临别之际,笔者与柏老谈起了未来的愿望。“等到10月下旬,石榴成熟了,我在山上往下一望,一片金黄,那就比什么都满足了。”柏老带着满足的笑容与笔者挥手告别。